1、时事人物素材 黄旭华:30年隐姓埋名,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潜艇数据;一生都为国家核潜艇呕心沥血,与惊涛骇浪相伴,抛家舍业,隐姓埋名,30年没回过老家;他默默地一生,就像深海中核潜艇-无声,但有无穷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2、杨玉洁,年轻文物修复师,静心学习、传承绝技,通过清洗、配胶、粘接、打磨、补配等繁琐工艺,恢复了文物往日的神采。黄国平,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1987年出生,经历了许多生活的艰难,但坚持求学奋斗,探索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新天地。
3、作文社会热点素材 向奋战在一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致敬 他们处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把一个个生命从死神手中夺下,靠的是什么?是精湛的医术,是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是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星夜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
4、杨振宁,物理界的巨擘,跨越世纪的伟大人物,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心系祖国的科教事业,为国家科技发展与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5、“一技之长,能动天下”“青春有梦,技无止境”“奋进新时代,技能创未来”。劳动者的人生出彩,就绽放在千锤百炼、焊花闪烁、刻刀起舞的岗位上,就迸发在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一流产品、托起一流产业的拼搏中。
6、身份: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事迹: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获得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金牌,尽管遭遇伤病瓶颈,但仍坚持梦想,为国家争光。适用话题:青年追梦、热爱、顽强拼搏、爱国、超越自我。
1、【篇一】2021高考作文社会热点素材 最是善意暖人心 【人物】杭州地铁文明劝导员朱阿姨 【故事】这几天,一张刷屏的“地铁光脚照”得到很多网友点赞。在杭州一地铁站,一名女子不小心把鞋掉进了站台缝隙,因为着急赶火车而不知所措。
2、【篇一】2021年高考作文素材 常言道:情之所倾,心之所向。感情和亲疏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之间有着很大的牵连。 王朝转兴衰 自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起来之后,封建王朝便在华夏大地上历代繁衍,代代相传,有暴君侯臣,亦有明君净臣。
3、“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五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令人瞩目的飞跃,展现了中国人探索宇宙的雄心壮志。在2021年这个航天大年,人们对中国的太空探索更加充满期待。
4、核心要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应用角度:可用于讨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与创新、文物保护政策的改革等话题。这些热点和素材不仅反映了2021年及之前的社会动态和发展趋势,也为高考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视角,有助于考生展开深入思考和论述。
5、【篇一】2021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素材 【专注】 摘要:“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历史和现实证明:要成就某种事业,就要痴米于某种事业,要专心执著于既定目标奋斗不息。如果心猿意马,朝三暮四,肯定将一事无成。 (1)引言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6、紧扣大数据“脉搏” 打造竞争新优势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阿里研究院和毕马威联合发布的《2018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指出中国数字经济居全球第2位,仅次于美国。
素材一:在医疗战场上,无数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彰显了医者仁心。他们中有人誓言首批进入疫区,有人毫不犹豫地奔向危险,有人即便面临生死也坚守岗位。他们的行动,如同一束束救死扶伤的光,照亮了战胜疫情的道路。素材二:“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疫情期间,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行动起来,展现了家国情怀。
袁隆平 名人在平凡中成就伟大的事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他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却做了很大的贡献。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平凡中孕育伟大,伟大是从平凡开始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到处可见。平凡中的小事有时也体现了伟大之处。 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大包小包放在路边。
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王更是以一计之诈,企图骗取赵国十五城。他的言行不符,最终导致了赵国的损失。正面例子则展示了言行一致的美好品质。比如,季布的故事中,季布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这体现了“一诺千金”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千金一诺,又称一诺千金,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以前有个叫做季布的人,为人非常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因此在当时就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说法。该说法流传至今,人们便用千金一诺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非常守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