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机床原点。现在机床相对坐标U、W出现的数值就是G50的坐标数值。【注意】程序里G50 U W 一定要加负号。
2、G50对刀是用第一把刀试切削建立基准刀坐标,完了后面的刀,以这个坐标为基准,轻碰XZ轴,把后面刀的位置数据输入刀补就好。意思是说你用第一把刀做基准刀,后面的刀都是相对于第一把刀的位置做偏移。\x0d\x0a1,试切削先车平端面,然后Z轴不动,沿X方向退出,Z轴位置清零,并输入刀补。
3、G50Xx1Zz1是用于设定坐标系的指令,它将机床的基本坐标系(X0,Z0)移位到(Xx1,Xz1),并且这一设定适用于所有工件坐标系。在这个例子中,G50X80Z20的第一行指令表示以机床的(X80,Z20)位置作为新的坐标原点。
4、系统默认。根据中关村在线显示法那克g50用完关机之后,坐标又回到之前一样,原因是系统默认的,可以再次更改参数。fanuc系统中g50xz作用是主轴转速限制指令。G50是数控加工技术指令中的主轴速度控制指令(最高转速限制)。一般程序后面还有G98,这是线速度取消指令。
1、、启动机床,用手轮方式将刀具移动至靠近工件外圆面位置,“注”(使用手轮进给倍率为0.1的速度)。
2、需要注意的是,G50代码只用于设定新的坐标原点,而不改变现有的刀具补偿设置。这意味着,在使用G50代码调整坐标后,你可能还需要根据新的坐标系重新设定刀具补偿,以确保加工精度。总的来说,G50W35代码的作用在于通过改变坐标系的原点位置,为后续的加工操作提供一个更加精确的参考基准。
3、G76代码则用于多重螺纹切削循环。值得注意的是,G76仅支持轴向螺纹切削循环和锥螺纹切削循环两种格式。G76的代码格式为G76 P(m)(r)(a) Q(△dmin) R(d);而G76 X(U) Z(W) R(i) P(k) Q(△d) F(I)则用于具体的切削参数设定。
4、首先,需要定义子程序号,如O0001,后面跟着程序段的指令。例如,M98 P030002表示调用子程序P030002。在子程序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每把刀具执行完毕后需取消刀具补偿,如使用G50 W-165取消原点偏移,再G0 X150 Z100移动到安全位置。
回零,对刀之前,一定要进行回零(返回机床原点)的操作,以便于清除掉上次操作的坐标数据。注意:X、Y、Z三轴都需要回零。主轴正转,用“MDI”模式,通过输入指令代码使主轴正转,并保持中等旋转速度。然后换成“手轮”模式,通过转换调节速率进行机床移动的操作。
测量完成后,按下程序键选择录入模式,进入MDI页面,直接输入G50指令,后跟随X轴数值及刀号刀补,例如T101,确保三个代码一次性输入完整,最后按启动键完成对刀。Z轴的对刀相对简单,一般是对零点的操作,只需将刀尖移动至所需设置零点的位置,然后按步骤操作即可。
数控车床KND系统的对刀步骤如下:首先对1#刀〈转刀架〉进行Z向对刀。具体步骤为按下“手动”按钮,使用方向移动键将1#刀移动至产品右侧,启动主轴,车削产品端面,确保Z方向位置不变。随后沿X向退刀,按下“录入”键,输入“程序”中的“G50”,点击“插入”后启动程序。此时1#刀的Z向对刀完成。
系统下面好像会出现 测量两个字 这个时候把先前测量的数值直接输入到对应的刀号内就行 。比如先前测量的是一号刀位车刀的数值, 就写在101位置 其他刀位对刀以此类推 。测量获得的数值, 按程序键选择录入模式找到MDI页面。
、将系统操作面板切换至录入方式(MDT)方式界面,输入“G50X0”(在这里X0是指工件车削后测量出的尺寸)。(5)、同时在录入方式下执行该值--按下“循环启动键”(6)、X轴对刀完成,把刀具退开。
在数控车床操作中,G50指令用于对刀操作,确保加工精度。首先,选择一个基准刀具,比如外圆,进行端面车削后退刀。接下来,进入录如方式输入G50 Z1指令并运行,这一步是为了确保Z轴的位置。然后,车削外圆进行测量,并录入相应的数据。对于批量加工端面的情况,可以使用G50X__指令来定位X轴的位置。
广数980TDa数控系统中G50对刀的操作步骤如下:准备阶段:确保机床已经启动并处于可操作状态。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安装到机床主轴上。试切:使用所选刀具进行试切操作,以确定刀具在工件上的初始位置。MDI模式输入G50指令:进入MDI模式。输入G50指令,后跟要对刀的刀具编号。
在数控车床操作中,G50指令用于对刀操作,确保加工精度。首先,选择一个基准刀具,比如外圆,进行端面车削后退刀。接下来,进入录如方式输入G50 Z1指令并运行,这一步是为了确保Z轴的位置。然后,车削外圆进行测量,并录入相应的数据。对于批量加工端面的情况,可以使用G50X__指令来定位X轴的位置。
、将系统操作面板切换至录入方式(MDT)方式界面,输入“G50X0”(在这里X0是指工件车削后测量出的尺寸)。(5)、同时在录入方式下执行该值--按下“循环启动键”(6)、X轴对刀完成,把刀具退开。
⑧若用第二参考点G30,并在数控系统的参数里将第二参考点设为起刀点位置,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此时程序开头为:G30 UO WO; G50 X150 Z200。
G50对刀是用第一把刀试切削建立基准刀坐标,完了后面的刀,以这个坐标为基准,轻碰XZ轴,把后面刀的位置数据输入刀补就好。意思是说你用第一把刀做基准刀,后面的刀都是相对于第一把刀的位置做偏移。\x0d\x0a1,试切削先车平端面,然后Z轴不动,沿X方向退出,Z轴位置清零,并输入刀补。
在广州数控车床上对基准刀的第一步是更换基本刀具。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按程序-录入方式-T0100-输入(in)-运行。接着,对Z轴进行对刀:使用手动方式或手轮方式,车削Z轴端面(车刀保持不动)。然后,在录入方式下选择G50,输入Z0.00(带有小数点),再次输入(in),最后运行。
通过G50指令的使用,可以确保数控车床在加工过程中拥有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同时也能提高加工效率。ISO和EIA代码的使用则为编程提供了更多灵活的选择,使得数控机床能够处理更加复杂多样的加工任务。
具体来说,G50指令在数控车床编程中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特定的加工位置。通过使用G50指令,操作者可以将机床坐标系中的某一点设为新的原点,这对于需要精确对齐的加工任务尤其有用。此外,G50指令的使用还能简化编程过程。
G50的好处是此指令并不会产生机械移动,从而建立新的坐标系。G50中,X、Z的值是起刀点相对于加工原点的位置。在数控车床编程时,所有X坐标值均使用直径值。
在实际应用中,G50和M98的使用尤为重要。G50能够确保加工过程中刀具的位置准确无误,而M98则能够灵活地重复执行特定的加工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生产批量零件时,可以利用M98来重复调用相同的加工子程序,从而简化编程过程,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数控车床G50的用法是:通过调整机床将刀尖放在起刀点位置上,并建立数控车床坐标即可使用数控车床G50指令,数控车床坐标具体格式为G50 x_ z_。G50的好处是此指令并不会产生机械移动,从而建立新的坐标系。G50中,X、Z的值是起刀点相对于加工原点的位置。
一个工件需要多坐标时,用G50就比较方便,就简单的工件,可用也可不用。比如有些工件在同一个工序要掉头加工、且用相同的刀具时,就需要用到G50来设定工件坐标。这种方法本人用过很多,很方便。
广数980TDa数控系统中G50对刀的操作步骤如下:准备阶段:确保机床已经启动并处于可操作状态。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安装到机床主轴上。试切:使用所选刀具进行试切操作,以确定刀具在工件上的初始位置。MDI模式输入G50指令:进入MDI模式。输入G50指令,后跟要对刀的刀具编号。
X轴对刀步骤 把坐标系原点设在零件端面上 (1)、启动机床,用手轮方式将刀具移动至靠近工件外圆面位置,“注”(使用手轮进给倍率为0.1的速度)。
快速接近工件,注意不要碰到工件。z向对刀:在手动进给方式下,切削工件端面,直至端面平整为止。注意此时不要移动z轴,按下menu ofset,切换到geometry画面,确认刀号,输入mz0.x向对刀:在手动进给方式下,切削工件外圆,直至外圆平整为止。停止主轴转动,进行外圆测量,记下外圆直径测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