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通过写变量直接设,设置办法如下:$P_UIFR[1,AX1,TR]=XX,其中,1表示G54,若写2,3分别表示G55,G56, AX1表示通道中的轴名,AX1是X轴, AX2是Y,AX3是Z轴,这个是跟通道轴的配置有关的,可试一下具体AX2,3分别是哪个轴,TR是粗的,SI是精的。
2、其中,1表示G54,若写2,3分别表示G55,G56, AX1表示通道中的轴名,AX1是X轴, AX2是Y,AX3是Z轴,这个是跟通道轴的配置有关的,可试一下具体AX2,3分别是哪个轴,TR是粗的,SI是精的。如果是读变量,就自己先设个变量为DD,令DD=$P_UIFR[1,AX1,TR]就可以了。
3、、DNC 直接数控: 由于外部接口设备输入程序至数控机床,而又因子控机床本身记忆容量有限,需要执行边读边做(即同时执行收取程序和执行程序指令动作),称为DNC操作。当完成DNC操作后,数控机床记忆是不存在的,由DNC输入之程序。
G71指令用于外圆粗车循环,是车削加工中的一种常用编程方式。其指令格式为:G71U_R_;G71P_Q_U_W_F_;其中,U代表每次进给量,R代表每次退刀量,P表示循环起始行号,Q表示循环结束行号,U和W分别表示精加工径向余量和轴向余量。此指令主要用于粗加工阶段,通过设定合理的参数,可以高效地切除多余的材料。
G71指令格式:G71 U R; G71 P___ Q___ U W F___ S___ T___。此指令用于外圆粗车循环,其中U和R为粗车循环前的准备参数,P和Q指定了循环体中的起始和结束程序段号,U和W定义了精加工的轮廓和余量,F、S、T则分别代表进给率、主轴转速和刀具号。
Nc编程中,G71和G70是常用的循环指令,用于外圆或端面的粗加工和精加工。G71指令用于外圆或端面的粗加工,其格式如下:G71 U2 R0.5 G71 P1 Q2 F...N1 G0 X...N2结束段号。其中,U2表示单边切削量,R0.5表示单边退刀量。N1 G0 X...为粗加工循环起点,N2为粗加工循环结束点。
指令格式: G71 X(U) I K L F ;外径粗车循环(G71)外径精车循环(G70)G72 — 端面粗车循环指令格式:G72 Z(W) I K L F ;其中:Z(W)—精加工轮廊起点的Z轴坐标值I—Z轴方向每次进刀量K—Z轴方向每次退刀量L—描述最终轨迹的程序段数量(不包括自身)。
g71指令格式是G71U(Δd)R(e)F S T;U(Δu)W(Δw)。各参数含义:Δd——每次切削深度(半径值),无正负号。一般来说,对于45钢等较硬的材料,取1~2mm;对于铝等较软的材质,可取5~3mm。R(e)——每次循环后的退刀量(半径值),无正负号。一般取0.5~1mm。
数控编程软件的后处理是指将刀位数据文件转换成指定数控机床能执行的数控程序的过程。具体来说:转换功能:在数控编程中,经过自动编程刀具轨迹计算产生的是刀位数据文件,这个文件并不能直接被数控机床执行。后处理的作用就是将这个刀位数据文件转换成数控机床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数控程序。
数控编程软件的后处理是指把刀位数据文件转换成指定数控机床能执行的数控程序的过程。以下是关于数控编程软件后处理的详细解释:目的:经过自动编程刀具轨迹计算后,产生的是刀位数据文件,而非直接可用的数控程序。后处理的目的就是将这种刀位数据文件转换为数控机床能够识别和执行的数控程序。
数控编程软件的后处理是将编程设置转化为机床能够执行的指令的过程。具体来说:参数设定转化:后处理环节需要根据零件的独特特性设定起点、退刀点、进刀路径,以及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关键参数,并将这些设置转化为电脑能够理解的指令。无论是法那克、西门子还是华中系统的指令,都能通过后处理构造器进行定制。
数控编程软件的后处理指的是对编程软件生成的数控代码进行再次加工、处理和优化。具体来讲,数控编程软件在生成数控代码后,这些代码需要经过后处理环节以确保它们能够正确无误地传达给机床并进行精准操作。
数控编程过程中,自动编程刀具轨迹计算产生的是刀位数据文件,而非直接生成数控程序。为了将这一文件转化为数控机床能够执行的数控程序,需通过通信或DNC方式输入到机床的数控系统中,从而实现对零件的加工。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后置处理。在安装数控编程软件时,系统通常会预设一些后置处理程序。